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在课间“玩耍”。

母婴育儿 2024-04-16 浏览(158) 评论(0)
- N +

近期,如何保障中小学课间活动正常开展备受社会关注。教育部明确规定,中小学每天要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如何把“短课间”变成教育的“黄金时间”?让我们看看世界各地的学校在肖伟教育方面的做法

如何在校园里玩课间操?

前不久,一段小学生课间活动的视频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赞。视频中,孩子们自由嬉戏,宛如校园版的《清明上河图》。在辽宁本溪,记者见到了视频的拍摄者高先生,他的孩子正在这所小学就读。

辽宁本溪市民高钟瑞:这些视频在网上走红后,我也感觉到社会对孩子们课间的十分钟非常关注。孩子们在操场上做各种运动。我是80后,下课后我们就在操场上爬十分钟。

视频记录了本溪市东升小学。记者在学校课间看到,上课铃声响起,操场迅速成为孩子们的乐园,专注于自由玩耍。

如何在30分钟的休息时间里“玩”老师的问题

2015年起,东升小学进行课间活动改革,在每天10分钟的课间活动之外,额外增加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

该校校长告诉记者,起初,老师费了一番功夫才让学生们在大课期间学会玩耍。

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东升小学校长高春:有的孩子会站着坐,有的孩子不会玩。我们非常渴望看到这一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老师开始研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比如扔沙袋、跳房子和跳皮筋。老师教孩子们如何用手玩。

为了让孩子们敢于走出教室,学校不得不解决操场不足的问题空。

记者在学校看到,操场周围都是居民楼。大课间,学生可以步行到操场,在功能教室里自由活动。学校在规划教室布局后,腾出了十余间教室,将其改造为智能空室,将室内和室外空相结合,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平均活动面积,还极大地满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兴趣爱好需求。

学生家长陈海龙:孩子们可以让自己去玩耍,与同学和伙伴交流。我认为这对我儿子的性格起着很大的作用。他不像以前那样内向,但现在他特别活泼开朗。

“空巫师“把一个小游乐场变成一个大乐园。

2017年,教育部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要求小学、初中生均体育场地面积分别在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

像辽宁本溪的东升小学,记者在成都、南京、北京等地采访发现,一些学校面临着人均场地不足的情况。为了确保学生走出教室,拥抱大课间活动,一些学校还启动了“空巫师”,将小操场变成大公园。

充分利用有限的空课间活动,用心投入。

在南京,南京赤壁路小学位于沂河路历史文化街区,平均运动场不足1.4平方米。

鸟瞰教学楼顶楼。学生们正在中学操场上练习篮球。面对有限的占地面积空,学校非常注重课间活动的设计。低年级学生的篮球比赛利用操场的最大深度使学生有序移动。

增加课间休息时间,以便学生能够劳逸结合

在北京,建校近70年的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高、低年级部设在二环附近的胡同内。其中少年部在校生700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3.5平方米。

如何让学生在课间有足够的体育活动空间?让我们看看这所小学想到了什么。

为解决学生运动空受限问题,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从去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加长版”大课间改革,增加学生活动频次,每天午休后和下午第一节课各进行20分钟大课间活动。

鸟瞰该校小学部,记者发现操场上没有完整的环形跑道,而是一条50米的直线跑道和多个类似“梯子”的功能网格区。使用这些网格,学生的课间活动丰富了很多。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低年级部体育教师郭:可以玩跳格子、小马过河等游戏,同时提高了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在高年级部,大班之间的时间和空都留给学生自由规划。这个不到50平方米的空房间将在每天的大课间“上演”迷你运动会。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德育副校长魏春:课间的时候,老师充分给他们活动的时间,不会把他们留在教室里,让孩子们真正愉快地享受课间活动。

乡村学校风格独特,课间成为“世界杯”。

城市里的学校在操场上扮演“魔术师”空,而在远离城市喧嚣的乡村学校,大课间活动是独一无二的。在河南洛阳的一所乡村小学,“世界杯”变成了课间“世界杯”,点燃了乡村孩子的足球梦。

河南省洛阳市金梦区张盼小学鸟瞰图。当10点钟的铃声响起时,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冲向操场。跑步、足球基本功、三四年级比赛、五六年级比赛...张盼小学的大课间课程安排得很满。

宋海波,洛阳市金梦区平乐镇张盼小学校长:下课铃一响,教练就吹哨让学生回到教室。这时,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始终不愿离开球场。在那之后,我们觉得30分钟对于这个大课间是不够的。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张盼小学在2017年才尝试开展足球教学。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学校决定干脆将足球训练融入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中,每天举行一次常规课间比赛。没想到,陌生的运动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

7年来,这所只有200多名学生的乡村小学以其独特的“倔强”赢得了“县(区)长杯”“市长杯”等15个冠军,甚至国际邀请赛冠军。

寻求课间活动和学生安全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2021年9月1日,教育部制定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其中明确提出“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往、游戏和课外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限制”。换句话说,学校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学生在课间的自由活动。

把时间和空让给学生,一方面确实激发了孩子们的运动热情,但有人担心一些学校会担心,因为他们害怕学生磕磕碰碰受伤。如何在课间活动和学生安全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

山东省教育公共政策与法治专家库专家谢丽君: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有相对的安全。例如,在篮球比赛中,学生按照比赛规则争夺身体伤害,学生在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的过程中遭受身体伤害。对于这些正常活动的固有危险造成的伤害,法院坚持相对安全标准,判决学校不承担责任,这在司法裁判中起到了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

新规鼓励家庭和学校支持保障“黄金十分钟”

而如何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同时保证校园课间活动的开放和开启,不少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相关规定。

前不久,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城区出台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全县各中小学校在保证学生每天跑1000米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各类特色体育活动。

在洛阳市张盼小学,为了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运动安全,学校为每位学生购买了学校责任险,同时还鼓励长期参加训练的班队和校队成员购买意外运动保险。

洛阳市金梦区平乐镇张盼小学校长宋海波:让学生在训练前、训练中和比赛中提前热身,减少比赛中的不合理碰撞。

在辽宁本溪,一些学校专门制定了《班级活动突发伤害事件安全管理制度》等多项管理规定,明确在每次课间安排教师按固定比例驻守操场各个方向,一旦发生情况,老师们会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总台记者郑良马丽向杨蓉毕正毅)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