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危险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网络销售背后事故频发。

母婴育儿 2024-06-03 浏览(603) 评论(0)
- N +

一种看起来像木板的前置“自行车共享儿童座椅”很受欢迎。不少家长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我再也不怕骑车带不动孩子了”,“对付懒宝宝的神器”。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共享单车儿童座椅”,价格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很多店铺这类商品的销量达数千件。

这种所谓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实际上是一根“横梁”,两侧用带子挂着“踏板”。使用时,只需将两端夹在前车架和座管上即可。这个“座椅”没有加固措施,没有扶手和安全带,“踏板”也在前轮旁边。使用过它的家长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在使用它时,孩子的脚被卡在前轮中,导致受伤甚至骨折。

早在2017年,《北京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就规定,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车辆,监护人应承担教育监护责任。还明确指出,自行车不得载人,不得擅自安装儿童座椅等设备,确保骑行安全。

青少年安全与防卫中心主任恒力也指出,前“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存在支撑点不足、牢固度不够等问题,容易断裂。而且,共享单车的车轮没有“防缠绕护栏”,很容易导致儿童脚部受伤。恒力说骑自行车载未成年人是不安全的。尽量不要骑自行车载人。

网购平台上卖家售出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 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摄网购平台上卖家销售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新京报记者彭摄网购平台上流行的“儿童座椅”事故频发。

陈婷(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她去年在拼多多上买了一个木制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可以适应市场上大多数品牌的共享单车。“我买了一个折叠模型,便携,蹬了100元左右。”

在使用了大约一周后,孩子的脚在一次骑行中被自行车的前轮卡住了,伤口很深并且骨折了。孩子住院两个月。陈婷介绍,孩子4岁,身高约100厘米。有时孩子的脚在骑行过程中没有踩在踏板上,这很容易发生危险。

类似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非常受欢迎。后来,当陈婷看到家长分享推荐时,他会在评论区提醒家长:“这很危险,不要用。”

此类事故频繁发生。新京报记者从丰台区消防救援支队获悉,今年5月,北京右安门大街一名4岁女童因乘坐父母安装在共享单车上的前排“儿童座椅”,右脚被卡在前轮支架和车杠之间。其家长使用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类似于一块小木板,安装在共享单车上就像加了一根“横梁”。

新京报记者在淘宝、拼多多上搜索“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后发现,这类商品非常受欢迎,不少店铺的这类商品销量达数千甚至上万件。其中,最畅销和最受家长欢迎的是一种木制前“儿童座椅”,长约50厘米,宽10厘米至20厘米,厚2厘米,重量在500克至1000克之间。大部分材料是山毛榉。前端和后端都有开口。根据客服向新京报记者展示的安装方法,将前后两端的开口分别卡在车头下方的车架和座椅下方的座管内后,儿童即可乘坐,“方便快捷”。

淘宝上出售的榉木材质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 网页截图淘宝上卖的榉木制成的自行车共享儿童座椅。网页截图在买家留言区,大多数买家都建议购买折叠款,“比直板款携带更方便”。根据产品详情页面,每种型号都可以适用于三个或四个或更多品牌的共享单车,客服声称它可以兼容市场上90%以上的共享单车。如果型号特殊,商店还提供定制的“儿童座椅”服务。

据客服介绍,该产品适用于2至12岁的儿童,身高小于145厘米,体重小于50公斤。客服推荐买一套带坐垫、踏板和背包的套装。新京报记者发现,踏板非常简单,用一根皮带挂在板上。单买一个“儿童座椅”大概八九十元,套装一百多元。

记者向客服询问“儿童座椅”如何保证儿童安全,客服发来一条“安全带”链接供搭配使用。新京报记者点击链接看到,“安全带”是一种将成人和儿童腰部捆绑在一起的腰带,材质为牛津布。

除了最受欢迎的木制“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外,还有一种由铝合金制成的前排“共享单车儿童座椅”。这种座椅安装在共享单车上,类似于横梁,但横梁有自己的坐垫,座椅前面有扶手,一些货物也有护栏,通过锁或螺钉固定在车上。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市场上的共享单车,也适用于家用弯梁自行车、折叠自行车如大银行和小布,但不适用于山地车和公路车。根据货物的详细地图,该类货物重约1kg,适合1.5至7岁、身高小于1.25米、体重小于35kg的儿童。价格大多在100元到300元之间。

淘宝上出售的铝合金材质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 网页截图淘宝上卖的铝合金材质的自行车共享儿童座椅。网页截图无扶手易脚踏,线下门店因安全隐患被撤。

新京报记者尝试在淘宝下单热门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发现在北京无法购买到此类商品。该店客服解释说该品类有限,并给出了另一个下单链接。随后记者花106元购买了一套带坐垫和硬踏板的套装。

收到货物后,记者发现这是一块约500克的折叠板,垫子是海绵,需要用粘扣带固定在板上,硬踏板是塑料制成的,用皮带挂在板上。

记者尝试将其安装在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上,发现其适用于市面上大多数共享单车,但大多需要调节座椅高度。只要将前后开口分别固定在框架上,安装就完成了,只需几秒钟。这看起来像是给自行车共享增加了一个“横梁”。记者还发现,座椅打开后无法达到平整状态,始终有弧度,折痕容易夹到手。

座椅上有一个提醒,“踏板安装位置必须高于汽车前轮,并尽可能向上调整,以避免婴儿的脚撞到前轮而受伤。”提示还指出,踏板长度应调整在10厘米以内,否则脚很容易碰到自行车前轮而受伤。然而,记者将踏板绑带调至最短后发现,踏板下沿仅略高于前轮,且距离前轮上沿不到5厘米。如果你不小心,你将有陷在前轮中的危险。

“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安装在共享单车上,脚蹬距离前轮上缘不足5厘米。 新京报记者 彭镜陶 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安装在共享单车上,踏板距离前轮上缘不到5厘米。新京报记者彭摄新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自行车线下门店,发现这些线下门店均未销售前排“共享单车儿童座椅”。

美利达单车天坛东路店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解释称,“共享单车没有配备后排座椅框架,即不具备正常安装儿童座椅的条件。如果强行安装在自行车座前,就太危险了。”

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之前出售过前排儿童座椅,但该产品现在已经下架。“那个不安全,而且没有围栏。唯一的安全设施是将儿童和成人绑在一起的带子。万一发生危险,这个前排座椅还会阻止父母从汽车座椅上下来。”

捷安特自行车天坛店的工作人员也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不卖共享单车的儿童座椅,只卖家庭自行车的儿童座椅。座椅最大承重可达50公斤,适用于1至7岁的儿童。它是由工程塑料制成的。儿童座椅只支持后座架自行车,座椅有保护措施,价格580多元。

美利达自行车六里桥店销售的两款自行车儿童座椅。新京报记者穆洪菊摄

私人座位被禁止,平台称“事故概不负责”

我国《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使用共享单车时,禁止擅自载人和安装儿童座椅等设备。

《北京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规定,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车辆,监护人必须承担教育和监护责任。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和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服务协议,做到文明用车、安全乘车。还明确指出,自行车不得载人,不得擅自安装儿童座椅等设备,确保骑行安全。

新京报记者咨询多家共享单车品牌客服了解到,出于安全考虑,共享单车不允许用户安装儿童座椅。“如果发生事故,共享单车企业将不承担责任。”

美团的自行车共享租赁协议第四条显示,用户应始终遵守适用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和车辆使用地的政策要求。除美团的亲子单车外,用户在使用车辆时不得载人。美团亲子自行车指的是自行车共享,车辆有后座,可以骑一个孩子。骑手必须年满18岁,后座仅限2-12岁的儿童乘坐。

恒力告诉新京报记者,骑车带人是不安全的,尤其是未成年人上路。如果遇到高速撞击,如果没有安全设施,孩子可能会瞬间被甩出去并造成二次伤害。

恒力说,他观察了一些前置的“共享单车儿童座椅”,发现这些“儿童座椅”存在支撑点不足、牢固度不够的问题,而且容易断裂。而且,共享单车的前后轮没有设计“防缠绕护栏”,因此当儿童坐在前排“儿童座椅”上时,他们的脚很容易被前轮夹住,导致受伤。如果骑车人此时重心不稳,扭动车把,很容易压断孩子的脚,造成骨折。

如果想用家庭自行车载孩子,家长可以在前后轮安装“防卷入护栏”。安装儿童座椅时,可以去品牌自行车线下店,尽量选择有多个支撑点的。恒力表示,自行车儿童座椅尚未形成品牌和规模。最好由商店或制造商安装儿童座椅。一方面可以确定座椅是否适合所选的家庭自行车型号,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安装时螺钉未拧紧而增加安全隐患的问题。同时,儿童座椅应配备护栏、扶手和软垫,以及安全带。

恒力还指出,安全带也是一把“双刃剑”。自行车侧翻时,孩子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可能无法第一时间下车。因此,恒力建议尽可能不要骑自行车载孩子。

安装了“共享单车儿童座椅”的共享单车。新京报记者彭摄

新京报记者彭穆洪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