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

“熊孩子”充值了一万多游戏。

母婴育儿 2024-06-03 浏览(390) 评论(0)
- N +

(记者徐摄)家长发现孩子沉迷于充值金额大的游戏。在要求游戏公司退款后,他们没有及时加强监管,孩子们再次充值了游戏。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的《网络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白皮书》披露了这一案例。法院经审理认为,监护人存在明显过错,应酌情减少第二次充值退款的比例。

陈某将他未成年的儿子陈东(化名)留给了他的祖父很长一段时间。从2022年10月7日到10月14日,在短短一周内,陈东用他祖父的银行卡在一家游戏公司运营的游戏平台上充值了1万多元。爷爷发现后,于10月14日向游戏公司申请退款,公司同意退还部分款项。

然而,在申请退款后,陈东继续使用相同的游戏帐户和相同的支付方式在10月17日完成了7次充值,共计400余元。对于这笔钱,游戏公司认为这是原告监护人的重大过错造成的,不应返还。2023年2月,陈某认为游戏公司应退还所有款项,并向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要求全额退款。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陈东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涉案游戏平台中的行为与其年龄和智力明显不符。在其法定代理人陈某明确拒绝追认的情况下,原告的充值行为应认定为无效法律行为。然而,原告的父亲陈某作为监护人和祖父作为受托人,应对原告的上网行为进行教育和监督,并应妥善保管其支付账户的信息。然而,他们显然未能正确履行监护职责,即使在知道陈东多次使用其祖父的银行卡进行大额充值并要求游戏平台退款后,他们仍未能加强对陈东的监管,这导致陈东的第二次充值更加明显。

最终,法院部分支持了原告退还全部充值款项的诉讼请求,并酌情降低了第二笔充值款项的退还比例。一审判决作出后,双方均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标签: